奧運會作為世界上最大型、最受人矚目的盛會,它不僅是凝聚世界各國的紐帶,也是檢驗一個國家強盛的標志。
自1984年,中國運動員第一次在奧運會上取得冠軍后,我們的奧運之路從此走上青云。
前有葉詩文16歲拿下游泳雙冠,后有蘇炳添創(chuàng)亞洲記錄,成為首個站上田徑?jīng)Q賽場的亞洲人。
如今,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的表現(xiàn)更是一個“剛”字都難以形容,許多選手都放言——參加奧運不拿金牌就是輸!
中國運動員奧運有多剛?
2021年8月1日,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賽跑半決賽的現(xiàn)場。
中國選手蘇炳添站在第四賽道上,此刻的他正在抓緊時間進行最后的熱身活動。
隨著時間一點點逼近,廣播開始依次介紹每位選手的信息,當(dāng)鏡頭給到蘇炳添時,他驕傲的向大家展示了胸前印著的“中國”二字。
這一舉動也令電視機前所有的中國觀眾感到驕傲,作為場上唯一的東方面孔,蘇炳添已經(jīng)為國家掙足了榮耀。
很多人都表示能走到這一步已經(jīng)是個奇跡,然而蘇炳添卻并不滿足,他許下誓言:一定要闖進決賽。
隨著裁判鳴哨,蘇炳添仔細調(diào)整了踩踏板的位置,鄭重地撫摸腳下的跑道,然后深吸一口氣,完成了助跑姿勢。
他眼神堅毅,死死地注視著前方終點的位置。
同一時間,所有的中國觀眾也都屏氣凝神,緊握雙拳盯緊了屏幕。
“砰”一聲槍響,蘇炳添猶如離弦之箭,以極快的速度沖了出去。
短短2秒時間,蘇炳添就與其余選手拉開距離,將他們遠遠甩在了身后。
看到這一幕,解說員激動地大聲叫好,現(xiàn)場觀眾更是紛紛站起身,為蘇炳添打氣加油。
眼見距離終點僅幾米時,蘇炳添仍保持著領(lǐng)先位置,甚至還能輕松地轉(zhuǎn)頭看看身旁人的情況。
一步、兩步……
隨著蘇炳添大步跨過橫線,他的成績也定格在了9秒83。
短暫地等待過后,裁判宣布:蘇炳添以小組第一的成績晉級決賽。
結(jié)果一出,全場沸騰,每一位中國觀眾都忍不住紅了眼眶,蘇炳添本人更是難掩澎拜的心情,不斷對著觀眾席吶喊。
而隨著蘇炳添9秒83的成績出爐,他不僅成為了亞洲新記錄的創(chuàng)造者,還是第一個闖入百米決賽的中國人、第一個在電子記數(shù)時代闖入決賽的亞洲人。
很快,蘇炳添創(chuàng)造的奇跡迅速霸占了中外各大網(wǎng)站,人民日報連發(fā)9條文章肯定蘇炳添的成績,贊他是“中國飛人,更是中國的驕傲!”
而外國媒體則震驚于蘇炳添展現(xiàn)出來的能量,就連被稱為“百米飛人”的博爾特也第一時間分享了他的賽后觀感,激動地表示:“就是這種感覺!”
面對這潮水般的掌聲和贊揚,蘇炳添的喜悅溢于言表,他說:“這將是此生最美好的回憶?!?/strong>
一直以來,田徑都被認為是外國人的專長,極少有亞洲人能夠闖入決賽圈。
因此,當(dāng)蘇炳添頂著一張東方面孔出現(xiàn)在賽場上時,幾乎沒人對他抱有期望。
然而那個夜晚,蘇炳添用精彩的表現(xiàn)打破了這種偏見,讓世界看到了什么是中國速度。
蘇炳添完美展示了中國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的陽剛與血性,但這顯然不是我們的全部。
16歲參加奧運會,一舉拿下雙冠王
2010年,葉詩文鋒芒初露,一年的時間里拿下各項游泳比賽的全國冠軍,以及一枚世錦賽金牌。
年僅15歲的她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冠軍,也成功敲響了進入倫敦奧運會的大門。
在200米和400米女子混合泳比賽中,葉詩文一路過關(guān)斬將,輕輕松松便晉級了決賽。
倫敦時間7月29日下午,400米女子混合泳決賽率先開幕,葉詩文和同伴李玄旭分別位列第5、第6泳道。
隨著哨聲吹響,葉詩文縱身跳入水中。
400米混合泳的泳姿分別是蝶泳、仰泳、蛙泳和自由泳。
在第一個回合中,葉詩文始終保持在第2的位置上,不過當(dāng)替換到仰泳的時候,她的速度稍顯不足,相比其他人有些落后。
第三圈開始時,美國選手突然發(fā)力,以極快的速度沖到了首位,而葉詩文也不甘示弱,很快就追到了第二名的位置。
此時此刻,觀眾席上十分吵鬧,美國人似乎認為她們已經(jīng)鎖定了勝局,可她們不知道的是,自由泳才是葉詩文的強項。
只見第四回合一開始,葉詩文用力一蹬,以及其優(yōu)美的姿勢向前沖去。
水花不斷翻騰,葉詩文全力以赴,一點一點縮短她與美國選手之間的距離。
“超過了!葉詩文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領(lǐng)先了!”
解說員一聲激動的歡呼,鏡頭也緊緊鎖定在葉詩文的身上,在不到25米的位置她就已經(jīng)反超了美國選手!
最后半圈,葉詩文遙遙領(lǐng)先對手一個身位,美國選手則因為過早發(fā)力而逐漸有些體力不支。
現(xiàn)場的中國觀眾紛紛起身搖旗吶喊,喝彩聲幾乎要掀翻體育場的頂棚。
隨著葉詩文的掌心觸碰到泳池墻壁,中國健兒又奪下一枚金牌,同時還誕生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——
葉詩文的400米最終成績?yōu)?分28秒43,超過原紀錄整整1分鐘!
賽后,葉詩文面對鏡頭表現(xiàn)得既興奮又害羞,對于這個成績,她表示很驚喜但并不意外。
“參加奧運會當(dāng)然就要拿獎牌啊,否則和輸有什么區(qū)別?”
或許是為了驗證自己的話,在幾天后的200米混合泳決賽中,葉詩文力壓一眾高手,再次奪得冠軍。
這一年,葉詩文只有16歲,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她便斬獲雙冠王的名號。
不僅如此,加上之前的世錦賽和亞運會,葉詩文還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泳壇大滿貫的選手。
如此驚人的天賦令葉詩文受到了空前的關(guān)注,西方媒體更是將她評選為“倫敦奧運會最令人驚訝的選手”。
屢創(chuàng)奇跡遭嫉妒,中國健兒剛到底
隨著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屢創(chuàng)佳績,世界各國對我們也愈發(fā)忌憚。
為了遏制中國健兒的崛起,外媒甚至不惜制造各種流言對我們進行抹黑。
東京奧運會期間,中國14歲小將全紅嬋橫空出世,以466.2的高分創(chuàng)下女子10米跳臺最高記錄。
一時間,全紅嬋成為了備受矚目的新星,不僅受到網(wǎng)友們的喜愛,更有無數(shù)企業(yè)跑到她的家鄉(xiāng)進行捐助和慰問。
然而,全紅嬋的爆火讓一些外國人分外眼紅。
就在全紅嬋奪得冠軍的三天后,德國奧委主席阿方斯·霍曼明突然跳出來,指責(zé)中國對運動員的培養(yǎng)方式。
這位德國主席對全紅嬋選手的年齡極為不滿,認為奧運會就不該允許兒童運動員參加。
甚至,他還稱中國讓這些兒童運動員出來參賽是殘酷的,即便奪得冠軍,也是靠剝奪童年換取的。
阿方斯·霍曼明說:“我不知道這位中國女孩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,但我對這種培養(yǎng)方式持批評態(tài)度!”
這番言論很快就引起了轟動,隨后,一些澳洲媒體也跟風(fēng)對全紅嬋及中國提出了質(zhì)疑。
澳媒稱:“全紅嬋在奪冠后沒有任何笑容,就像一個麻木的機器人?!?/strong>
大量詆毀全紅嬋以及中國的言論層出不窮,但謊言終究是謊言,總有被拆穿的時刻。
很快,一些看不下去的德國網(wǎng)友站出來反駁了阿方斯·霍曼明的話。
他們對阿方斯的話提出質(zhì)疑,質(zhì)問他為何對同樣年僅14歲的德國滑板運動員莉莉·斯托菲修斯只字不提,反而對全紅嬋極盡刁難:“這難道不是雙重標準嗎?”
被自己國家的人民質(zhì)問,阿方斯啞口無言。
至于澳洲媒體所說的“面無表情”、“麻木”等反應(yīng),也很快被人證實,那不過是全紅嬋在等待成績時的緊張表現(xiàn)罷了。
澳媒惡意剪輯后將其發(fā)出來,不過是因為他們的運動員在跳水比賽上輸給了中國而已。
真相大白后,阿方斯以及澳洲媒體都受到了眾人的指責(zé),而從始至終,中國都沒有理會這場鬧劇。
自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后,中國在國際的上的地位越發(fā)重要,并向著體育強國大步邁進。
中國健兒無論是在跳水、游泳、羽毛球、射擊等等項目上,都創(chuàng)下了數(shù)不清的世界記錄,更憑一己之力,將亞洲重新帶回了田徑賽場。
而我們在乒乓球項目上的霸主地位,至今仍無人能敵。
就拿去年的北京冬奧會來說,中國代表隊共摘獲9金、4銀、2銅,總15枚獎牌,位列世界第三。
如此傲人的成績,也難怪其他國家會對我們虎視眈眈。
不過,無論旁人如何看待我們,中國運動員都將一路剛到底,向著奧運冠軍之路發(fā)出沖擊。
2024年夏天,我們將迎來新一屆的巴黎奧運會。
屆時,前有蘇炳添、葉詩文這樣經(jīng)驗豐富的老將,后有全紅嬋等一眾新星的綻放,相信中國代表隊一定能再創(chuàng)佳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