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國慶假期,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,家電市場銷售火熱,國內家電市場消費潛力持續(xù)釋放。據(jù)商務部數(shù)據(jù),2024年8月家電國補政策出臺以來,有超過676.5萬名消費者購買國補8大類家電產品(含電腦)958.1萬臺,帶動銷售超453.2億元;其中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占比達到91.9%。國慶假期前三天,有104.5萬名消費者購買以舊換新8大類家電產品154.6萬臺,銷售額達到73.6億元。
十一期間,多個線下零售渠道收獲國補政策帶來的銷售禮包,同比呈現(xiàn)高兩位數(shù)增長。從零售端反饋的品類增長情況看,白電在多個渠道引領增長,彩電前期結構升級、需求已有較多釋放,本輪國補對增長的抬升相對較弱。據(jù)公開資料顯示,從全國情況看,蘇寧易購全國門店假期客流同比提升超200%,以舊換新訂單同比增長132%;國慶假期家電銷售額同比增長67%。從不同區(qū)域銷售情況看,呈現(xiàn)冷熱不均的特點。
華北地區(qū),截至10月5日,河北省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超過24億元。十一大促期間,天津核心家電渠道整體增長110%;河北核心家電渠道整體增長176%;內蒙古核心家電零售渠道同比增長51%,其中空調增長175%,煙灶增長68%,洗衣機增長59%,熱水器增長53%,冰箱39%,彩電36%。
華中地區(qū),湖北是國補推行較早的省份,武漢市核心家電零售渠道2024年9月的銷售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其家電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78.6%,其中空調增幅最高,受政策利好及高溫天氣影響,銷額同比去年翻了2.5倍。十堰核心家電渠道整體增長40%,其中空調品類增長110%;湖南家電零售核心渠道整體增長60%。截至10月2日,長沙市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銷售額達8400萬元,累計銷售金額5.44億元,核銷政府補貼金額1億元,占全省比重44.4%。國慶假期前4天,河南省重點監(jiān)測的零售企業(yè)家用電器銷售額同比增長31%。
華東地區(qū),國慶假期前三天,江西省家電以舊換新日均補貼超1700萬元。9月19至10月3日,全省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家電16.3萬臺,消費者享以舊換新政府補貼達1.3億元,拉動家電銷售超6億元,其中消費者購買一級能效或水效家電占比91%。公開資料顯示,國慶假期截至10月4日,南京蘇寧易購門店客流同比超300%,銷售同比增長超200%;寧波市重點監(jiān)測的50家商貿樣本企業(yè)實現(xiàn)家電銷售額6103萬元,同比增長10%。山東核心零售渠道國慶同比增幅71%,另兩個山東線下渠道同比分別增長91%、350%。浙江省核心零售渠道國慶整體增長160%。
西南地區(qū),國慶假期前4天,四川省實現(xiàn)家電以舊換新銷售14.3萬臺,同比增長90%;銷售額6.2億元,同比增長80%;補貼金額達1.2億元。截至10月4日,四川省家電以舊換新參與人數(shù)共計82萬人,購買家電104萬臺,直接帶動銷售額42億元,總補貼金額8億元,其中一級能效(水效)占比達90%。其中四川某重點渠道國慶期間整體增長61%,主要空調品類增長97%。10月1日至3日,重慶市共有55124人申請家電補貼資格,相關交易達到49255筆,政府補貼總額超過4271萬元,直接帶動超過2.3億元的家電銷售額。國慶期間,重慶重點零售渠道整體增長95%,主要空調品類增長220%。截至10月2日,貴陽市家電以舊換新累計申報29241筆、1.82億元。
華南地區(qū),截止10月4日,廣西共有超52萬名消費者參與了以舊換新補貼活動,享受汽車、家電補貼超7.9億元;實現(xiàn)家電收舊25萬臺,同比增長58.5%。海南核心零售渠道銷售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空調銷額同比增長160%,冰洗品類同比168%,彩電同比145%。東莞核心零售渠道國慶期間銷額同比增長248%,另一南寧核心零售渠道整體增長同比增長65%。
西北地區(qū),國慶節(jié)日前4天,青海省77家重點監(jiān)測零售企業(yè)實現(xiàn)銷售額16381.29萬元;其中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增長17.9%。
東北地區(qū),個別省份相對較冷,國慶期間,黑龍江核心零售渠道整體增長60%;吉林核心零售渠道同比增長29%,因國補政策落地城市有限、商家有墊資壓力,目前商家觀望情緒較濃。
受消費者國慶假期出行影響,用戶用在家電選購消費的時間有限。據(jù)交通運輸部初步統(tǒng)計顯示,10月1日至7日,預計全社會跨區(qū)域人員流動量累計約20億人次,日均同比增長4.1%?!澳壳拔覀兏春檬患倨诤笾苣┕?jié)點的銷售”,一位北京蘇寧易購門店的品牌導購說。奧維云網(AVC)預測,國補紅利將延續(xù)到國慶后的各周末節(jié)點集中釋放,形成小高峰,并持續(xù)到十一月中下旬。
隨著國補政策逐步落地,“消費即補、交舊再補”成為多地執(zhí)行政策的共性特點。在單品類封頂2000元國補的基礎上,個別門店另有千元左右的讓利補貼,交舊機的用戶再額外享受舊機補貼。首發(fā)惠及人群主要來自新房裝修用戶,以北京為例,奧維云網(AVC)研究員從北京蘇寧門店獲悉,北京購買用戶主要來自新裝小區(qū),集中在政府保障房、回遷房、公租房小區(qū)。其中偏向自住型需求的保障房及回遷房前置用戶,更傾向購買萬元檔品質型家電;偏向過渡型需求的公租房小區(qū)用戶,則更傾向滿足基礎功能需求的家電。
9月26日,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(wěn)以來,四大一線城市積極響應,放松限購政策,并在首付比例、稅收政策方面做出優(yōu)化。此外,重慶、四川、廣東、湖北、云南等10余個省(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)出臺了省級層面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(fā)展的政策文件。武漢、南昌、合肥等50余個城市出臺了本市房地產市場優(yōu)化政策。參考歷史經驗,樓市新政出臺后,新房和二手房銷售都會出現(xiàn)明顯改善,本次政策出臺,國內房地產市場活躍度有望提高。
奧維云網(AVC)預測,當前國補銷售爆發(fā)人群主要集中在二線及以下市場的前置新房裝修人群,預計后續(xù)市場趨勢疊加樓市變動,會呈現(xiàn)向高線、向換新的需求擴散的漣漪效應,吸引更多觀望比價的用戶進入。
除了渠道投入國補活動,海爾、美的、格力等家電企業(yè)也紛紛積極入局,通過直營專賣店參補、增大品牌廣告投放等方式參與活動。上海中心營銷部長劉楊說,國慶前三天,海爾和卡薩帝在當?shù)氐匿N售額同比增長40%,以舊換新占比達70%,空調、彩電、廚電、熱水器的銷售額同比增幅較大。在長沙旅游熱度最高的解放西地鐵站出入口,張貼十余幅美的企業(yè)廣告,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格外引人注目。
在湖南、桂林、海南的下沉地區(qū),格力專賣店、海爾專賣店、京專與美的聯(lián)名體驗店均在人流聚集地打出以舊換新補貼活動,觸達大量游客與當?shù)乜腿骸?/p>
相比六七月份,多個城市在領取核銷國補優(yōu)惠券的流程更加簡便,由于不再需要舊機編碼、照片,通過小程序或者云閃付APP即可領取券包,購機直接核銷,整體下單消費享受補貼的流程僅需要15分鐘以內,購買用戶較多的時候會出現(xiàn)收銀臺排隊現(xiàn)象。值得一提的是空調品類,一般前置型需求家庭會同時購買一柜多掛,但國補只限一件,因此需要占用多個名額領券購買,耗時相對較長。
長沙京東Mall收銀臺排隊客流
除山東省個別城市出現(xiàn)補貼資金額度不夠用的情況,其他地方性渠道均表示補貼額度夠用。但目前個別省份商家墊資的壓力較大,造成現(xiàn)金流相對緊張。武漢核心零售渠道的負責人反饋,目前國補資金賬期較長,造成一定經營困擾,影響活動參與積極性。江西核心零售渠道負責人也表示,目前國補額度夠用,但需要渠道墊資、資金耗資大,當?shù)貢何创_定兌現(xiàn)日期。有商家建議,加速國補資金審核回流,能夠為后續(xù)活動推廣提供更好的動能。
據(jù)奧維云網(AVC)監(jiān)測數(shù)據(jù),在國家“加碼”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支持力度后,2024年35-38周(8月26日至9月22日),七大品類(彩電、空調、冰箱/冷柜、洗衣機/干衣機、熱水器、吸油煙機、燃氣灶)線上市場零售量、零售額、均價分別同比增長36.8%、45.7%、6.5%,線下市場零售量、零售額、均價分別同比增長30.5%、45.9%、11.8%。相比今年1-34周,以舊換新政策對家電的需求、產品結構拉動都非常明顯。
十一促銷期的全線飄紅,無疑為家電市場注入活力,有效激發(fā)消費者需求,提升了家電從業(yè)者的信心。據(jù)奧維云網(AVC)推總預測,2024年中國家電市場(不含3C)預計零售額8298億元,同比下滑2.7%。如果剔除空調(產銷周期性波動對家電業(yè)影響較大),預計今年國內家電零售額6435億元,同比增長0.4%。
近年來力度空前的國補政策落地效果,尚有待持續(xù)跟蹤,但政策背后的深意不言自明。政策刺激引導消費向新質生產力和規(guī)模化實體經濟集中,從頂層設計角度推動家電產業(yè)技術迭代升級,盤活制造業(yè)研發(fā)團隊的生產力、發(fā)展先進制造業(yè),擺脫消費退化的漩渦,走出低欲望消費時代的陷阱,從而提振整體消費信心。
從不同區(qū)域的消費特點也可以看出,國內不同城市發(fā)展速度不同,給了家電產業(yè)足夠的騰挪空間,家電選品關注一城一策,也與中央給到地方的靈活度不謀而合。從人群看,單品類2000元上線補貼,重點惠及中產品質需求群體,讓“消失的中產”重新振作起來,讓經濟有跳起來的動能。
奧維云網(AVC)建議,家電渠道宜關注節(jié)后消費的持續(xù)釋放,做好幾方面工作:一是根據(jù)前期釋放需求精準把握后市消費方向,關注季節(jié)切換帶來的選品變化,熱銷型號即時補充庫存;二是對于存在墊付資金壓力的渠道,積極爭取金融貸款政策,以緩解資金壓力,保障業(yè)務的正常運轉;三是緊跟樓市銷售動態(tài),密切關注地產限購政策釋放后所帶來的前裝性需求,提前布局,搶占市場先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