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,國內SUV市場在春節(jié)假期與消費觀望情緒疊加的背景下,呈現出“自主領跑、油電博弈”的顯著特征。盡管乘用車整體銷量同比下滑,但SUV細分市場以50%的銷量占比展現了較強韌性,近期1月SUV車型的銷量數據已經發(fā)布,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各款車型的表現吧。
NO.1 星越L
銷量:29434輛
1月星越L以29434輛的成績首次登頂,展現了自主品牌在燃油車市場的強勁競爭力。其成功核心在于產品力,整車除了2.0T燃油版之外還推出了雷神混動系統(tǒng),兼顧動力與經濟性,整車軸距達2845mm,空間表現遠超同級合資車型。而在智能化方面配備高通8155芯片和L2級智駕功能,成為10-15萬元級燃油SUV的智能標桿。
NO.2 Model Y
銷量:25694輛
Model Y雖跌落冠軍寶座,但仍以25694輛的銷售成績穩(wěn)居第二。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改款周期影響,新款車型即將上市,消費者大多持觀望態(tài)度,疊加春節(jié)假期導致需求延后。從市場格局看,Model Y仍是25—30萬元純電SUV的絕對霸主,其品牌溢價、超充網絡和自動駕駛技術仍具不可替代性。
NO.3 長安CS75PLUS
銷量:23493輛
作為自主燃油SUV的常青樹,CS75PLUS以23493輛的成績守住了季軍位置。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均衡的產品表現,新車配有藍鯨1.5T/2.0T發(fā)動機,并匹配愛信8AT變速箱,動力可靠性得到驗證。配置層面全系標配全景天窗、雙聯(lián)屏和L2級輔助駕駛,性價比優(yōu)勢顯著。面對新能源沖擊,長安通過終端優(yōu)惠維持競爭力,同時加快混動版車型研發(fā),為后續(xù)轉型鋪路。
NO.4 博越L
銷量:21839輛
博越L以21839輛的成績成為當月最大黑馬,銷量環(huán)比翻倍增長。這與改款車型的升級功不可沒,外觀采用“數字交響”設計語言,內飾增加麂皮材質,智能化方面則落地大疆智駕方案,實現城區(qū)道路領航輔助。作為吉利“油電同智”戰(zhàn)略的試驗田,博越L證明了傳統(tǒng)燃油車通過智能化改造仍可激活市場。
NO.5銀河星艦7
銷量:20328輛
作為榜單前五中唯一新能源車型,星艦7EM-i以20328輛的成績驗證了插混技術的市場潛力。該車精準切入10—15萬元家用SUV市場,搭載1.5T插混系統(tǒng),純電續(xù)航達125km,支持快充和對外放電,配置層面提供座椅按摩、AR-HUD等越級功能,形成對同級燃油車的“降維打擊”。
NO.6 宋PLUS新能源
銷量:20138輛
宋PLUS新能源在1月的終端零售量僅為20138輛,同比下降37.59%,環(huán)比降幅達49.97%。究其原因,2024年底新能源補貼退坡疊加春節(jié)假期購車意愿延后是季節(jié)性原因,同時長安UNI-Z、吉利銀河星艦7EM-i等插混車型以更低價格或更新技術搶占市場,導致宋PLUS新能源面臨的競爭壓力相應增加。
NO.7 瑞虎8
銷量:19949輛
瑞虎8以19949輛的成績位居第七,繼續(xù)領跑中型燃油SUV市場。其成功源于“多代同堂”的銷售策略,經典款主打性價比,搭載1.6TGDI發(fā)動機,PRO版升級鯤鵬2.0T動力,匹配7DCT變速箱。靈活的空間布局和穩(wěn)定的機械素質,使其在三四線城市保持高認可度。不過奇瑞需警惕新能源替代風險,瑞虎8插混版銷量尚未起勢。
NO.8 鋒蘭達
銷量:17242輛
鋒蘭達以17242輛的銷售表現成為了日系車中的“獨苗”,其逆襲源于大幅終端讓利,目前燃油版實際起售價下探至10萬元區(qū)間,混動版也降至13萬元左右。產品層面,2.0L自吸發(fā)動機+CVT組合雖動力平庸,但油耗僅5.8L/100km,迎合了家庭用戶經濟性需求。不過日系車智能化短板依然明顯,車機流暢度和智駕功能落后自主品牌兩代以上。
NO.9 途觀L
銷量:16865輛
途觀L以16865輛的成績守住德系SUV陣地,其市場策略呈現“以價換量”特征,終端優(yōu)惠達6萬元,2.0T低功率版裸車價跌破17萬元。產品層面,改款車型新增大疆智駕系統(tǒng),補齊智能短板。但新能源轉型緩慢制約發(fā)展,插混版途觀L PHEV月銷不足千輛,在自主插混車型沖擊下難挽頹勢。
NO.10 本田CR-V
銷量:16076輛
本田CR-V時隔9個月重返前十,16076輛的銷量主要依賴終端降價,作為日系SUV標桿,其1.5T地球夢發(fā)動機+CVT組合仍具平順省油優(yōu)勢,混動版i-MMD系統(tǒng)油耗低至5.5L/100km。但智能化短板顯著,智駕系統(tǒng)仍停留在L1級別。面對自主品牌沖擊,CR-V需加快電動化進程,e:PHEV版本的市場表現將成為關鍵。
總結:
1月SUV銷量榜單呈現兩大特征,首先燃油車通過“降價+智能化改造”短暫回彈,星越L、CS75PLUS等車型證明傳統(tǒng)動力仍有市場需求,其次新能源滲透加速,前十中插混/純電占比達30%,銀河星艦7EM-i等車型正在改寫10—15萬元級市場格局。不知道你看好哪款車型未來的表現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