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六何家喜,打著為了自己女兒小曼上淮師附小的名義,鼓搗著劉美心,想要將大姐大姐夫給趕出去。
在老六三番兩次的挑撥下,劉美心也開始在飯菜上挑三揀四,話里話外不是說大姐太摳,就是說大姐有意這樣做,目的是虐待自己的老媽。
阿奶離世后,劉美心更加有恃無恐了。她在外與老六通起電話,抱怨大姐總是想要霸占老房子的野心,也抱怨大姐管得太寬等等。
有次劉美心在外打電話,被何家麗偷偷撞見,家麗也沒有將這件事挑破,只是暗自與張建國討論,家里明明有電話,劉美心為何還要偷偷出去打電話呢?
最后家麗覺得,劉美心這么干,無非是不想家麗和張建國知道,但劉美心為何要躲著打電話呢?
何家麗越想越覺得不對勁,于是在劉美心回來后,何家麗有意無意的表示,自己心里不介意母親再婚的事。
這事不說還好,一說劉美心更加懷疑,何家麗是盼著她再嫁,然后趁機霸占著老房子,何家麗盤算的一切,被她和老六看得很清。
于是,到年三十那天,劉美心特意跑出去到外面吃飯,還一陣得向老六訴苦,表示看何家麗哪哪都不順眼。
看著劉美心對何家麗如此不滿,老六便借著照顧劉美心的名義,頻繁地回娘家。她話里話外地表示,小曼就要開學了,家里住不下那么多人,示意大姐一家搬出去。
又看大姐根本不將她的話當回事,于是帶著幾個大漢,打著裝修廚房的名義,將大姐大姐夫趕了出去。
何家麗和張建國被趕住在旅館里,為何這么不投奔幾個姐妹或者兒子呢?一是何家麗不想麻煩兒子小年,若是這么狼狽地投奔小年,還不知李雯怎么看他們這一對公婆。
二是何家麗不想和老六起爭執(zhí),之所以這么做,還是為了不讓街坊鄰里看何家的笑話。
三是不想去老三的旅館住,讓老三難堪。何家麗知道,老三前段時間買下了老六婆婆的房子,準備開旅館掙錢,老三老六上下樓住著,這天天打照面的,不想因為她,讓老三為難。
老二得知這一消息,便知道是劉美心在背后撐腰,要沒有她的授意,老六也不敢明面上和大姐對著干。
為了給大姐出氣,老二何家文回到娘家就向劉美心發(fā)問,這節(jié)打算怎么過?后又話里話外對老六表示,不要搬弄是非,她和大姐是站在一條線上。
老二敢直接挑明自己的立場,還得來源于老范。也正因此,她才有了與老六叫板的底氣。老二自從陳衛(wèi)國過世后,想得通透了許多,有三點原因,說明她為何選擇老范。
何家文在家中排行老二,她高中畢業(yè)那會兒,家里的經濟還相對困難。
她長相貌美,性格溫順,又很會為父母著想,本來可以再搏一搏考大學的,卻聽到劉美心的話后,決定為家里分憂,出去工作掙錢。
靠著何常勝的關系,何家文在淀粉廠工作。正是花一般的年紀,何家文長得又好,自然上門娶親的人也多。
陳衛(wèi)國便是老二追求的對象之一。
陳衛(wèi)國在糧食公司工作,為人細心又會照顧人,與何家文私下接觸過幾次,何家文對他的印象還挺不錯的。
于是當陳衛(wèi)國母親拿著三千彩禮上門求親的時候,劉美心高興壞了。她在睡前拿著那沓錢數了幾遍,連連表示沒見過這么多錢。
幸好老二出嫁時,何常勝還在世,在嫁妝上劉美心不敢虧待。但何常勝離世后,老二回家的次數便慢慢變少了。
老二一方面是覺得姐妹眾多,母親一碗水端不平,另一方面是覺得自己嫁得離家遠,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是為了有所得,才總是回娘家。
陳衛(wèi)國患病那段時間,老二更加看清家里人的態(tài)度。要不是阿奶和大姐讓劉美心來照顧自己,怕是劉美心還想不到她這個女兒需要幫助。
要不然說好住在老二這邊一年,劉美心為何期限還沒滿,就急著走呢?走的時候還不忘叮囑老二找個人做依靠,為的就是想老二以后不要再麻煩她了。
衛(wèi)國離世后,一向被陳衛(wèi)國寵溺得像女兒的何家文,不得不面對著現實。大到兒子的學費,小到修理家里的電器,單靠她一個下崗女人,帶著一個孩子,日子難熬。
陳衛(wèi)國當初辛苦奔波賺錢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何家文下崗了。最后因為吃了幾個月的路邊攤,營養(yǎng)跟不上,抵抗力下降,肝功能異常,才患病的。
何家麗在那段時間,還時不時地上門貼補著老二。先不說陳衛(wèi)國治病花了不少錢,單說家里的開銷,就是一大頭疼的事。
所以,在老四何家歡為老范牽線的時候,何家文是不抗拒的。她與陳衛(wèi)國是很相愛,但日子總得過,陳光明還得養(yǎng)。
在幾次接觸中,老二覺得老范除了年紀大點,為人還算老實。于是尋著一個機會,帶著老范回了娘家,見了家中的幾個姐妹,不久后,便在一起搭伙過日子了。
當初何家文嫁給陳衛(wèi)國的時候,她的婆婆還在世。家中有四個兄弟姐妹,大哥一家不能生育,兩個女兒將來要嫁人,于是將全部心思都集中在老二一家上。
老二懷孕的時候,成了家里的重點保護對象,不止吃食上按照何家文的喜好,就連家務都不讓家文干一點。
老太太這么明顯的偏心,難免讓其他人心生不滿。于是家文婆婆離世后,陳衛(wèi)國與家里兄弟姐妹的關系,沒以前那么融洽。
直到陳衛(wèi)國患肝癌去世,何家文才徹底看清陳家人的嘴臉。為了防止何家文改嫁,留下光明讓他們照顧,陳衛(wèi)國在學校教書的妹妹,直接對光明說,中午回家吃飯,要不然你媽就不要你了。
這其中的目的就是想挑撥光明母子的關系,不敢想,這句話是出自家文的小姑子。要不是大姐出面對付,還不知道陳家人還要干什么事來為難家文。
“她也知道,光明多少有些瞧不上老范。工人階級,半個粗人,但家文當初選擇他,也多半因為他的樸實。為人簡單,她能掌控”
這是原著中家文選擇老范的原因,經歷了陳衛(wèi)國家里人這么一鬧,何家文算是落得一個清醒。
反正遲早要找一個人和她一起養(yǎng)兒子,倒不如找一個條件好,麻煩少的人,老范就是一個好選擇。
母親不喜,雖然大姐是個能依靠的,但姐妹眾多,要管的瑣事也多,何家文總有需要人,大姐幫不上忙的時候,于是便與大十幾歲的老范好了起來。
何家文是自私的。她這么做是為了兒子陳光明,也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。但在兒子和老范之間,她的態(tài)度在二人相處中至關重要。
因此當初老范找不到錢的時候,何家文寧愿自己拿錢假裝是老范的錢,也不愿質問自己的兒子。直到老范自己在口袋中找到丟的錢,她才一聲不吭的擺臉色。
看到老范在飯桌上坦露自己冤枉了光明,又見兒子也接受了老范的道歉,何家文懸著的心,終于放了下來。